夏威夷椰子的种植方法
拉丁名:Pritchardia gaudichaudil
科属:棕榈科茶马椰子属
种类:木本丛生灌木
原产地:墨西哥、危地马拉等地,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
光照:在栽培过程中夏季要适当遮阴,避免正午强光灼伤叶片,用于园林绿化时宜植于大乔木下或隐蔽处,以保持叶片色泽翠绿。
温度:夏威夷椰子一般在温度低于10℃时会停止生长,以15℃~32℃为最佳生长温度。
湿度:喜湿润的环境,生长季应经常向枝叶及四周喷水,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,可有利于与植株的生长,使叶片浓绿而富有光泽。空气过于干燥时,叶片会失去光泽并导致叶尖和叶缘的枯燥。
土壤:夏威夷椰子根系发达,吸水性较强,对栽培基质要求不高,一般沙质壤土、园土均可种植,生产性栽培可种于山坡地和农田。若是盆栽,则以菜园土掺1/3园林废弃物堆肥为好。
养分:根据夏威夷椰子根系发达,吸水性强的特点,在夏季要多浇水,最好辅以叶面喷水,以增强叶片光泽度、当温度低于15℃时,要减少浇水,并停止叶面喷水,当温度≤10℃时,夏威夷椰子基本停止生长,生理机能减少,此时应尽量少浇水,以利于提高抗寒能力。夏威夷椰子生长较为迅速,播种苗三年即可达到1.0~1.5米,因此对养分需求较大,在每年5月至11月间,每月可施1~2次肥,有机肥或复合肥均可;盆栽种植可采用喷施叶面肥,以使叶片色泽更加翠绿有光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