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南国家植物园长瓣兜兰进入盛花期
近日,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长瓣兜兰进入盛花期。这种被称为“麻花辫姑娘”的珍稀兰科植物,因其独特的花部结构和传粉机制引起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。

据介绍,长瓣兜兰主要分布于云南及广西喀斯特地貌的岩缝环境中。其形态特征显著:花瓣细长呈带形,长8.5-12厘米,宽6-7毫米,自中部至基部边缘呈波浪状卷曲,形似麻花辫。花色组成复杂,麻花状花瓣呈绿色或黄绿色,具深色条纹;唇瓣绿黄色,具浅栗色晕;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,具绿色脉纹。叶片基生,二列排列,长15-30厘米,宽3-5厘米,质地厚实。

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通过红外相机观测到,长瓣兜兰通过特殊机制实现高效传粉。其花瓣上的疣状突起模拟蚜虫形态,同时释放信息物质诱骗食蚜蝇访花。当食蚜蝇尝试取食这些“虚假猎物”时,花粉块会精准附着在访花者身上。这种仿生欺骗策略的授粉成功率达到37%,显著高于自然授粉效率。

▲长瓣兜兰花瓣上的黑色突出物模拟黑带食蚜蝇的幼虫食物
研究表明,长瓣兜兰不提供任何花蜜报酬,而是通过形态和化学信号的双重模拟,操控传粉者行为。这种精巧的传粉系统,体现了植物与昆虫间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,为兰科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。研究人员正进一步解析其信息物质的化学成分,以期深入揭示这一生态适应机制的形成过程。

华南国家植物园兜兰展正在举办,长瓣兜兰、亨利兜兰、麻栗坡兜兰与小叶兜兰等原生种齐聚一堂,移步即可一睹芳容。
- 上一篇: 以科学一流标准支撑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
- 下一篇: 第一批“国保单位·古树名木”协同保护名录

